項目案例
項目案例
三角嘴公園
2019-10-31
本區域位于平江區占地面積4.5公頃,以水生植物群落及種質資源展示為目的。功能分區為蘆迎賓(入口區)、蒲爭芳(種質資源展示區)、綠嶼浮翠(人工浮島植物群落)、百蓮映日(睡蓮品種展示)沼澤花園(疏林沼澤群落展示)、水下森林(沉水植物展示)綠萍明波(浮葉植物展示)地形設計結合場地現狀,利用并加寬北側東側現有河堤形成包圍,在東西河道各設置水閘控制水流出在南部現狀垂直駁岸外側回填土方形成淺灘,既可種植水生植物又起到了加固駁岸的作用。
規劃理念
以“農莊印象、水鄉記憶、山泉野趣”為主題,運用現代景觀設計手法,突出利用植物綜合生態功能,創造一個各物種和諧共生,“林、湖、田、園”完美結合,兼具時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的現代生態公園。
規劃目標
在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逐步修復三角咀地區的生態系統,營造一個生態穩定各物種和諧發展,具有蘇州水鄉特色優美景觀,能引導和教育市民的環保觀念的開放空間。從而發揮其凈化水體保護動物、蓄洪排澇等綜合生態效益,成為蘇州中心城區的綠肺之一,同時提升周邊地塊的價值和景觀質量,為保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做出貢獻,實現生態效、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多重功能。
規劃原則
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首要原則,在研究蘇州鄉土植物的綜合功能和群落構成基礎上,處理好植物景觀、生物棲息地、生態元素的穩定發展與植物種類的關系,把植物進行合理配置,從而營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公園。
1.以鄉植物為基調,創造蘇州地區水鄉植物群落的特色形象,形成生態公園標志性的景觀特色。
2.以水循環治理為核心,植物配置服從水染處理功能的要求,合理利用植物新陳代謝特點為水治理服務。
3.根據生態平衡對生物多樣性的要求,通過完善食物鏈的手段保證動植物的均衡發展。
4.體現參與性和教育性的原則,展示生態凈化水質過程,提供園藝療養康復等服務功能。
5.合理搭配植物群落形成四季優美的觀賞效果,體現吳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吳中習俗風情。